(相关资料图)
3月15日,《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》正式发布。
在这份报告的“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”中:
结合碳达峰碳中和,重点提出了推进煤电改革、推动风光基地建设、发展储能产业,推动绿证、碳市场建设和衔接等;
结合能源安全,提出加强煤电等可靠性电源建设,研究建立发电侧容量补偿机制,加快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能力建设等;
结合重点领域改革,提出深入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,加快推进现货市场改革、完善跨省跨区送电电价市场化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等;
结合乡村建设,提出推动分布式光伏、风电发展,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源等。
以上与能源、新能源、电力市场、储能密切相关的主要任务,显然将成为我国2023年能源电力领域政策及市场机制出台的主要着力点,后续出台的政策将对储能的应用产生重要的影响。
事实上,我国自2021年以来,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项重量级的国家政策,既包括30GW的发展目标,也引导了新能源配储的主要方向,同时为独立储能盈利模式的创造和建立奠定了基础,并为用户侧储能在峰谷价差套利中创造了机会。在政策层面,我国的储能政策已经从无到有,进入到了可以指导细分领域出台相应针对性政策的阶段。
储能与电力市场整理了2021年至今,对储能发展影响产生了关键性影响的国家级储能政策,一图速览如下。
标签: